短视频现场新闻受篇幅的限制,无法进行系统性的叙事,因此与信息价值相比★■★,更加强调情绪价值,寻找共情点或许是短视频现场新闻的重要卖点★◆★★◆。而无私的奉献、善良的品质、纯真的情感,总是能触动人们心灵深处最柔软之处。纵观近些年来的获奖作品★◆■,捕捉普通人身上平凡而闪亮的故事,真实报道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传递生活中的真善美★★■,这样的作品总能让受众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实现有温度的共情传播。2021年钱江都市频道获得短视频现场新闻一等奖的《货车司机超高被拦下,金华高速收费站小姐姐,探出头来暖心提醒◆■■■★★!》,美丽的收费员微笑提醒货车司机超限高度,引来网友一片赞美◆◆。乐清融媒体中心制作的《乐清少年被全网怒赞!砸坏邻居花盆后,他留下十元钱和一张手写字条》,小男孩打碎别人家的花盆■■★,虽然四下无人,但他仍然选择手写道歉信◆■★,那句★★“不知道花盆对你的价值◆★■◆■◆”字字温柔■◆■,戳中受众的内心,网友不禁感叹:真是有担当又暖心的好少年■◆◆★◆。
短视频现场新闻是短视频与新闻资讯合作、衍生、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新闻传播形式◆■,新闻是其本质与核心★◆★■。在移动传播语境中,受众的主要诉求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有价值的信息,对于新闻的消费而言■■★■★★,直接高效获得现场信息在短暂观看中的意义更为重要[2]。因而■★★◆,在现场、深下去◆■★■★■、活起来,一直是短视频现场新闻的执着追求★★■。
同样■■◆★★◆,浙江新闻奖也从2020年首开短视频现场新闻奖项◆■,2020年台州广播电视台的短视频现场新闻《彻夜救援 台州无眠》★■,也是场景叙事的优秀作品。G15沈海高速温岭市大溪镇良山村路段上,一辆液化气槽罐车发生爆炸。事故发生后k8凯发集团游戏登录,多组记者赶赴现场拍摄★■★◆★,多组编辑在后方分段制作,前后方通力合作★◆■■,制作出一条时间线分钟短视频。多段现场声串联起救援场景★★,极具冲击力,完整记录救援过程,帮助受众在第一时间了解新闻发生现场★◆,用最真实的现场画面有效带动了观众的情绪◆■★★◆。2023年浙江广电集团制作的《八年磨一“箭■◆★★★” 全球首枚“天然气”燃料火箭今天在酒泉成功发射》获得短视频现场新闻一等奖,作品一开始伴随着现场人们的倒计时★★,只见火箭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场面非常震撼。随后场景立马切到湖州及嘉兴火箭发动机制造基地里◆★,航天工作者们激动握手、拥抱、喜极而泣的场面★■◆,给新闻增添了更多的素材,丰富了事件的情感元素■★★◆■。短视频以中国蓝新闻融媒矩阵推送后,取得1000多万的阅读量。短视频现场新闻具有场景化特征■■★◆,通过调整信息密度、增加特写镜头、融合情绪性音乐和使用短小精炼的叙事结构,可以让受众与新闻现场迅速建立联系◆◆■◆■★,快速将受众带入新闻事件■★,营造★◆“零距离”新闻观看体验,增加新闻的吸引力和可信度。
短视频现场新闻是指移动端首发直击新闻现场的视频新闻,要求时效性强,现场感强,信息量大,传播效果好,时长不超过3分钟[1]。这种形式的新闻报道已经成为移动社交媒体用户获取资讯的重要途径之一★◆■。2020年★◆■■■◆,浙江新闻奖新媒体类作品中开设短视频现场新闻奖项,此后几年该奖项获奖作品数量所占比重均保持较高位置,短视频现场新闻越来越成为媒体融合的重要抓手★■★◆■。本文通过分析四届浙江新闻奖百余件获奖作品◆◆★■,发现了其中的一些“秘密”,它们都有着鲜明正确的导向、极具感染力的现场、具有共情力的内容以及恰当的剪辑技巧。
[3] 曾祥敏.稳中求变 深度探索——第 29 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评析兼论内容融合创新 [J]■★★★■. 新闻与写作,2019(11)◆◆★■:29-36.
短视频因其内容新奇、节奏轻快、轻松幽默等特点,受到大家的青睐。伴随着短视频行业的迅猛发展,不和谐的内容也随之充斥于各大平台,其中不乏带有大流量的低俗产品出现。虽然,一些媚俗的内容容易博得眼球,作为主流媒体的媒体人,我们强烈的责任感和专业精神没有变。获奖的作品,都有其特有的新闻价值,并蕴含着核心价值观。创作者从新鲜性、显著性、贴近性等方面进行新闻价值的判断,提供给受众的信息,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获得一等奖的《五星红旗下救出10岁土耳其女孩》,将救援现场锁定在废墟中的五星红旗下★■■,不仅立意高,而且现场呈现线年长兴县融媒体中心制作的《★◆◆★★◆“共富羊场”分红 低收入户喜领增收金》,记录了当地三个■◆★■◆◆“共富羊场”的42户低收入农户,在共富带头人的统一带动下,领到近70万元现金分红的场景。短短47秒的视频,从现场农户的喜悦容颜,反映到精准扶贫的大主题◆◆。不难看出,此类优秀短视频现场新闻导向正确★◆■★◆、主题鲜明、新闻性强、感染力强,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讲好故事◆■,以受众乐于接受的平视视角进行创作,用鲜活的现场感传播正确的价值观。
同观中国新闻奖这些年来的变化,2018年以来◆★◆■★,获奖融媒短视频作品的新闻性相对较弱,参评的短视频新闻以策划性、主题性报道为主,凸显突发性、现场性、即时性的短、实、新的作品仍然不多[3]。直到2020年,融媒短视频改名为短视频现场新闻和短视频专题报道两类■★,此时获奖短视频新闻中短k8凯发集团游戏登录、实■◆◆★、新的新闻作品呈现增多的趋势■■★◆■。如《生死时速■■★★!患者心脏骤停,桂林女医生跟着病床边跑边做心脏复苏》使用连续镜头◆◆、2倍速播放等手段,对医院的监控视频进行了技术处理■◆★★◆■,强调了现场情况的危急以及医生的医者仁心k8凯发集团游戏登录★■■,深化了新闻的主题,展现出参赛者强烈的新闻意识。
[2] 张梓轩,梁君健.因袭与重塑 :移动传播时代的新闻视听语言特征研究——以三大央媒两会短视频报道为例 [J]. 新闻大学,2017(05):52-60.
一段优秀的短视频现场新闻报道至少得有一个核心◆■“卖点”,可能是一个惊人的瞬间、一个让人动容的表情■◆★、一张不起眼的小纸条……要充分挖掘这些“卖点”■◆★,并以最简洁、最具冲击力的方式表达出来,共情力是更强的创意力■◆★◆★■、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关键。融媒体环境中◆■◆★◆■,主流媒体正逐步采用情感传播的方式来实现生产机制和传播模式的创新和变革。四届获奖的标杆作品反映出我省主流媒体短视频新闻生产的趋势和独特实践方式■◆◆★。在媒体深度融合的当下■◆◆■,主流媒体更要充分发挥长期形成的权威性、公信力优势,把握短视频新闻创作规律,以尽可能短的新闻时长,不断创作出有思想、有现场、有情感、有温度的好作品,有力巩固壮大网络主战场上的主流思想舆论。
笔者通过对近4年浙江新闻奖的百余件短视频现场新闻获奖作品进行分析,总结出近年来浙江省主流媒体优秀短视频现场新闻生产的一些规律。在技术赋能的基础上,短视频现场新闻要以尽可能短的新闻时长生产与传播新闻信息。在有限时间内,新闻生产者更要善于捕捉好题材■■、充分挖掘现场素材并找到共情点★◆,增加受众观看时的情绪代入感。在移动优先的传播大背景下,让短视频现场新闻成为主流媒体掌握话语权、提升舆论引导力的一个抓手。